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我們在成功嶺上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作者速寫】張聲先生,民國三十八年入伍,服役陸軍至六十五年退伍後,轉任大樓管理員至九十年退休。
 
一步一昂首,走上成功嶺;一步一回頭,走下成功嶺。
民國四十四年九月,我走上成功嶺,在預備第一師第二團第三營第七連,擔任中尉指導員;到六十一年十一月移交預備第十師,走下成功嶺,經歷了十七年。
在成功嶺那段期間,我們刻苦耐勞,排除萬難,先整建營區,又完成各項訓練設施。「凡事豫則立」,我們必須百分之百完成「後備兵訓練」及「大專學生暑期訓練」兩大任務。基地官兵同時不忘自我訓練,不斷精進。
在基地訓練時期,我們有位高明的大家長—師長高任將軍,由於為人親切,我們私底下都稱他為「高班長」。他體型魁梧,領導力很強,善與官兵相處,使得後備兵訓練及大專學生訓練,順利展開,獲得各界好評。
「從成功嶺走向成功之路」,是蔣故總統經國先生,在成功嶺「大專學生教育訓練」,訓勉學生的一句話。成功嶺上的官兵與學生,無論在自我訓練或接受教育上,都非常認真。
在成功嶺「後備兵教育訓練」與「大專學生暑期訓練」期間,來自社會各界的各康樂團體,給予我們很多鼓舞。
那時代的康樂隊,每週一次上成功嶺,鼓舞官兵士氣,歡笑聲不斷,尤其是老歌星高曼麗演唱的「王昭君」、「山東曼波」,高凌風帶來的「野菊花」、「燃燒吧火鳥」,王小冬的「高崗上」,凌峰的「船歌」等動人歌曲,餘音繞梁,常常迴盪在成功嶺的每個角落,消除了官兵的身體疲憊與思鄉情愁。
成功嶺上曾有件天大的喜事,就是「千桌萬人宴」。在那個年代,成功嶺實施大專學生教育訓練,每一學期都要舉辦一次懇親會。有一年在大操場擺滿上千張桌子,供給上萬人饗宴,學生家長和親友都來參與這件盛事。一時之間車水馬龍,冠蓋雲集,擠得水洩不通,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。
成功嶺也是地靈人傑、臥虎藏龍之處。成功電影院放映的國語影片「長江一號」,一連七天都不下片。原來官兵之間盛傳,片中人物李鐵生,就在成功嶺。有人說得活靈活現,有人親自去訪問李鐵生先生。指揮部也確實有「李鐵生」其人,他本人卻始終沒承認也沒有否認,但這段故事,仍在成功嶺上傳為佳話。
我們有一位老同事「李金真」先生,對中華文化的「聲韻」很有研究,為人隨和,褲子口袋裡常放一塊生薑,大家笑他也不以為忤。當時,中央日報連登了兩天筆名「李生薑」的大作《中國文化聲韻之研究》,大家半信半疑,最後證實,確實是李金真的作品。聽說經國先生曾特別嘉許,政工幹校也開設專課,聘請他為教官。
我們剛上成功嶺時,有位將軍送給我們一面「常勝旗」,勉勵我們再接再厲,完成更大的「成功」與「勝利」。那位將軍的體型,好像影片中的拿破崙。在成功嶺十七年,留在成功嶺上的是,曾經揮灑的汗水和踏遍的足跡,還有那面永不褪色的「常勝旗」。
(點閱次數:1432)